海南椰雕 工藝禮品 2021-11-11 22:31:38 瀏覽: 693 評論: 0 基本介紹 海南椰雕是以椰殼、椰棕、椰木為原料,由雕刻藝人用手工雕刻而成的實用產品和造型藝術品,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天南貢品”之譽。 歷史由來 海南椰雕歷史悠久,史料有載,唐代已有椰雕?!董傊莞尽份d:“唐代李衛公征蠻時,常配一椰杯帶于懷中?!币褚蛴需b毒性能而流行于士大夫階層,明、清兩代,椰雕已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調查得知,300年前,道富村就有了椰雕工藝廠,上世紀三十年代,海南 ...
萬寧大茂竹編 萬寧特產 工藝禮品 2018-11-25 12:54:13 瀏覽: 413 評論: 0 大茂竹編也稱為大茂竹器,發源于大茂的舊州村,是萬寧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之一,每逢軍坡節趕集,村民們便會挑著手工制作的竹籃、籮筐、竹簍等大大小小的竹編器具,到集市上售賣,由于制作精美,倍受青睞。 歷史由來 大茂竹編,歷史上頗有盛名。 在唐代,萬安州(現萬寧市)州治設在今天的大茂鎮舊州村一帶,也就是現今的聯光村委會的轄區范圍,舊州盛產竹子,素有“竹鄉”的美稱,村民們都稱之為“白竹”。 明代瓊山進士唐胄長 ...
海南民間炭畫像 工藝禮品 澄邁特產 2017-08-21 21:08:09 瀏覽: 259 評論: 0 海南民間炭畫像,俗稱炭精畫,是發源于海南省的一種民間繪畫技藝,也是海南平常百姓家里的藝術品,在普通人家,經??梢钥吹酱髲d里或掛有家長的大幅畫像,或掛有已故親人的遺像,這就是炭畫像,該技藝已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炭畫像作品(圖) 歷史由來 古代炭畫是權貴家庭尊奉家長的象征,到近代,成了尋常人家追憶親人的一種精神歸屬,隨著傳承和發展,炭畫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品。 早期炭畫作為一種營 ...
昌江玉 工藝禮品 昌江特產 2017-08-08 22:03:46 瀏覽: 419 評論: 0 昌江玉用“昌江”命名的海南玉石品牌,其屬于黃蠟石類,廣泛分布在昌化江、萬泉河、南渡江等河谷,局部山區也有發現,使用黃蠟石雕刻技藝雕琢而成的昌江玉石,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昌江玉賞析(圖) 歷史由來 昌江是一個“奇石”資源較為豐富的“富礦”,目前已發現的礦種有26種之多,其中具有開發價值的14種,包含海岸景觀石、黃蠟石、昌化江各類奇石等,都彰顯了多姿多彩的自然之美。 昌江縣城“石碌”之名的 ...
海南木雕 工藝禮品 2017-08-06 20:40:52 瀏覽: 319 評論: 0 以刀代筆,以木作紙,精雕細刻,賞心悅目的海南木雕作品被人們譽為立體的畫,無言的詩。寄托著人們樸實、善良、美好的情感和喜好,這些藝術品的工藝和內涵,反映了海南人民的文化積淀、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歷史由來 中國木雕工藝源遠流長,起源于漢,盛行于明清,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中國木雕藝術流派紛呈,因產地、工藝、材質和風格不同,大致可分為:浙江東陽木雕、安徽徽州木雕、云南劍川白族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 ...
星月菩提 工藝禮品 文昌特產 2017-02-15 22:06:32 瀏覽: 491 評論: 1 星月菩提是一種叫黃藤的棕櫚藤植物果實加工而成的,珠子表面布有均勻的黑點,中間有一個凹的圓圈,狀如繁星托月,成周天星斗,眾星捧月之勢,被稱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星月菩提通常星月菩提佛珠共有108顆,代表108種煩惱或者108種尊佛的功德,在念佛或誦經時,也作為計數輔助的工具。在《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中說道“以菩提子為數珠者?;蛴锰湍罨虻殖?,讀誦一遍其福無量。不可算數難可校量”,在民間菩提子也寓 ...
海南沉香 工藝禮品 2016-10-27 22:32:30 瀏覽: 2184 評論: 0 海南沉香,又稱瓊脂、沉水香或水沉香,古時稱為崖香或沈香,是特有樹種白木香樹脂液歷經百年沉積凝結成香的自然奇觀,堪稱香木“舍利”,既是珍貴藥材又是極品香料,自古以來享有盛譽,被公認為眾香翹楚。 海南沉香(圖) 歷史由來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平定南越之后,在南越地區設置交阯刺史部,分置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其中,珠崖和儋耳兩郡在海南島。自東漢至北魏時期,海南島 ...
黎族木棉織錦 工藝禮品 昌江特產 2016-08-16 23:10:03 瀏覽: 435 評論: 0 基本介紹 黎族木棉織錦可以說是黎錦的一個獨特分類,黎族同胞用海南本地木棉的棉絮織就而成,是海南在經歷“無紡布時代”、“麻紡時代”之后的又一個特殊階段的珍貴技藝。 海南省內其他地區用木棉作為原材料紡線織布已經比較少見,但在昌江黎族地區,這一古老的技藝得以活態傳承,從未間斷。2009年,木棉紡織技藝被昌江黎族自治縣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加以保護。 歷史悠久 木棉樹是海南島上的古老樹種,據史料記 ...
黎族織錦 樂東特產 工藝禮品 白沙特產 2016-08-15 23:18:18 瀏覽: 2057 評論: 0 基本介紹 黎族織錦簡稱黎錦,是利用海島棉或木棉為原料進行紡線的工藝品,多用于黎族婦女常穿的筒裙、搖兜等生活用品,其悠久的歷史,精美的做工,讓黎錦深受人們的喜愛,是中國紡織藝術史上的活化石。2009年10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由來 黎錦堪稱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歷史已經超過3000年,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早在春秋戰國時 ...
會文佛珠 工藝禮品 文昌特產 2016-08-09 22:49:06 瀏覽: 174 評論: 0 基本介紹 海南文昌會文佛珠是一種名為紅藤子的植物手工制作而成,因為原料好,制作出的佛珠很受國內市場認可,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其以星月菩提佛珠最為出名,其產品遠銷日本、新加坡、北京、廣州、義烏等國內外多地,極大地促進了會文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 歷史由來 佛珠加工業是文昌會文鎮傳統產業,至今已經有33年,早在1981年,會文鎮沙港村村民林書祿開設了第一家佛珠加工廠。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 ...
水晶吊墜 屯昌特產 工藝禮品 2016-06-12 23:07:49 瀏覽: 125 評論: 0 基本介紹 海南水晶主要產地在中國海南省屯昌縣。該縣的羊角嶺水晶礦量豐質優,純凈瑩潤。近年海南引進了國外加工設備,將優質天然水晶加工成多種多樣的項鏈、手鏈、胸飾、耳墜、眼鏡等水晶工藝品,遠銷海內外。 水晶是一種珍貴的寶石。由于所含的物理成分的差別,又分成白水晶、煙晶、粉晶、紫水晶、黃水晶、發晶、綠幽靈等等品種。水晶工藝品很精美,有的價值連城。其雖不屬貴重寶石,但以其無與倫比的醫療效果和價廉物美而越來 ...
臨高木偶 臨高特產 工藝禮品 2016-06-07 22:56:10 瀏覽: 178 評論: 0 基本介紹 臨高木偶一般由樟木雕刻而成,其制作,形象逼真,雕琢精細,在臨高縣博物館,收藏有一組12件套的清代康熙年款的臨高人偶戲木偶,形象逼真,雕琢精細,彰顯著臨高人民數百年來對于藝術的無限想象力。 歷史由來 臨高木偶來源于木偶戲的發揚光大,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清康熙(1662—1722)年間修撰的《臨高縣志》記載:“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醫藥,每于節例,端木塑于肩膊,男女巫唱答為戲,觀者甚眾 ...
海南根雕筆筒 工藝禮品 2016-05-21 11:36:16 瀏覽: 123 評論: 0 基本介紹 海南根雕筆筒采用純天然樹根雕制加工而成,巧妙的利用樹根天然生長形姿、畸變、紋理等特點進行雕刻創作,根雕筆筒材質有黃花梨木、紫檀木、紅木、雞翅木、烏木、楠木等名貴樹根進行雕琢,樹根經過頗具想象力工匠手里都會呈現讓人感到意想不到的驚喜,一些樹根因生長環境的影響畸變,有的像動物、植物或是某種物體,恰到好處給的工匠們擁有無窮的創作空間,將每個根雕筆筒雕琢的栩栩如生、有模有樣,是收藏愛好者追逐的工 ...
海南東坡笠 儋州特產 工藝禮品 瓊海特產 2016-05-04 21:47:54 瀏覽: 445 評論: 0 基本介紹 東坡笠是海南民間傳統遮陽帽,采用竹篾精工編織而成。形狀為圓形尖頂,戴上它能有效阻擋烈日和大雨,2014年,東坡笠入選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省文體廳2014年11月13日公布了海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確定海南省第三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計26人,涉及非遺項目廣泛涵蓋了瓊劇、崖州民歌、黎族原始制陶等傳統技藝、舞蹈、音樂和文學。這次入選的名單也包括東坡笠的傳承人馮增超 ...
海南苗族銀飾 工藝禮品 2016-02-01 22:47:18 瀏覽: 353 評論: 0 基本介紹 苗族銀飾是苗族專有的藝術形態,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愛的傳統飾物,主要用于婦女的裝飾,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與精巧的工藝,不僅向人們呈現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世界,而且也展示出苗族豐富內涵的精神世界。 外文名:Miao silver 組成:頭飾、頸飾、胸飾、手飾 特點:以大為美、以重為美 頭飾類型: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等 銀飾文化: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銀飾的精神 胸頸飾 銀項圈、銀壓領、銀 ...
海南黃花梨 工藝禮品 2016-01-23 10:40:27 瀏覽: 675 評論: 0 基本介紹 海南黃花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并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真正意義上的“木黃金”?!笆澜缁ɡ婵粗袊?,中國花梨看海南”就是對其最真實的比喻。 知識鏈接: 中文學名:降香黃檀 拉丁學名:Dalbergi ...
黎族筒裙 工藝禮品 白沙特產 2016-01-04 22:37:31 瀏覽: 479 評論: 0 基本介紹 黎族筒裙是黎族婦女最喜愛的服裝,與黎族雙面繡同樣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由于裙頭裙腳同樣寬窄,無褶無縫,狀似布筒,故名筒裙。每當喜慶節日,黎族姑娘身穿筒裙,襯以彩色頭巾和繡邊襟上衣,載歌載舞。 黎族舞蹈《織筒裙》欣賞(視頻) 歷史由來 在古代,黎族人的編織技術領先于中華其他各民族。早在戰國時代,黎族的祖先就已懂得利用木棉織出非常精美的布單。從公元1世紀的漢武帝末年開始,黎族織出來的廣幅布就成 ...
黃蠟石 五指山特產 工藝禮品 2015-12-17 22:59:45 瀏覽: 484 評論: 0 基本介紹 黃蠟石,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一說此石原產真臘國,也稱黃臘石)。為蠟石中最為珍貴的品類。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韌性也強,極富穩定性,相比起其他產區的黃蠟石,海南出產的黃蠟石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 小知識(摘自百度百科) 黃蠟石外文名:Yellow stone 別名:黃龍玉 得名: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 類型:矽化安山巖或砂巖 主要成分:石英 硬度:6.5~7.5 歷史文化 據 ...
黎族鼻簫 五指山特產 工藝禮品 2015-11-12 18:26:29 瀏覽: 357 評論: 0 基本介紹 黎族鼻簫,黎語稱雖勞、屯卡、圓哈,與普通的樂器簫有所不同,一般使用鼻子來吹奏,是黎族富有特色的邊棱氣鳴樂器,歷史久遠,十分獨特。 歷史由來 黎族鼻簫歷史久遠,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國海南島民間流傳。 清代張慶長著《黎岐紀聞》載:“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 交齊集曠野間,男彈嘴琴,女弄鼻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漸湊一處,即訂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強也?!笨梢?,鼻簫是黎族青年表達愛情時常用的 ...
珊瑚盆景 工藝禮品 2015-09-10 21:31:58 瀏覽: 171 評論: 0 基本介紹 珊瑚盆景是用產于熱帶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稱“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珊瑚在海中天然生成,奇形怪狀,白的勝雪、紅的如血、綠似翡翠、黃色類金,其中以紅色(紅珊瑚)為上等品,經過工匠們的挑選加工,再配上貝殼海柳和精致的底盤,便成為游客喜愛的盆景藝術品。 歷史由來 珊瑚歷來就是珍貴的觀賞、裝飾工藝品,一盆珊瑚工藝盆景美麗多姿,令人傾倒,價值不菲。而活的珊瑚就更加絢麗繽紛,杏黃翠綠,紫蛇嫣紅 ...
文昌木屐 工藝禮品 文昌特產 2015-08-21 22:19:12 瀏覽: 160 評論: 0 基本介紹 木屐,簡稱屐,是一種兩齒木底鞋,因走起來路來吱吱作響而得名。海南省著名僑鄉文昌市素有穿木屐的習慣,尤其是在建國前,木屐更為盛行。建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逐漸被布鞋、皮鞋、塑料鞋取代,但是在城鄉,木屐仍然是人們非常喜愛的“涼拖”。 歷史由來 相傳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晉國貴族介子推曾隨晉文公流亡國外,回國之后,介子推隱居綿上(今山西公休東南)山中,晉文公多次 ...